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劉清正 寫下一甲子龍舟輝煌史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文/傅希堯 圖/林建榮

  基隆河三腳渡段堤防上,一處龍舟師傅的壁雕,繪出這段河道的傳奇人物「阿正師」劉清正。他堅持手工打造木製龍舟已近一甲子,不但獲獎無數,也使國內比賽用龍舟規格化,是兩岸製舟匠師中的代表性人物。
 七十六歲的劉清正家族在三腳渡造船已經四代,他造龍舟近六十年,製作的木製龍舟超過一六○艘,他說:「連美國、德國也都有我做的龍舟。」
 劉清正的曾祖父於清朝時期就在三腳渡碼頭邊造船,曾祖父和祖父原是製作雙桅「紅頭船」的師傅。
 劉清正說,父親造龍舟時,沒有龍頭、龍尾,只有船身彩繪龍紋的舢舨;他接手後,一位服務於當時臺灣省政府的科員問他,為什麼在大陸老家看到的龍舟有龍頭、龍尾,臺灣的卻沒有?他於是請一位畫家幫忙打草稿,再依樣自行製作,才有現在完整的龍舟造型。
 劉清正指出,製作一艘龍舟,由原木到完成約需一個月,全都由他一斧一鑿施作而成,以前他自己做龍頭,先在厚木板上畫出形狀,再慢慢鋸出,「做一個龍頭要花十幾天,現在是交給雕神像的師傅雕刻。」
 劉清正表示,龍舟的大小也是歷史的巧合;民國七十八年,德國漢堡港慶祝開港八百周年,同時間政府也計畫送兩艘龍舟給美西華僑,當時龍舟最大的有十六對槳(一般比賽用的多是十一對槳),由於船長過長,無法裝進四十呎貨櫃,改製造只有九對槳的龍舟,後來送給加拿大、法國、日本的龍船也都是九對槳,九對槳的龍舟就演變成為目前比賽的標準規格。
 劉清正自行摸索龍舟製造技術,他的努力獲得各方的肯定,民國八十九年獲選為臺北市文化資產「龍舟技術保存者」,一○五年獲臺北文化獎;他創立並擔任「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」榮譽理事長,投身社區營造與龍舟推廣工作。
 劉清正今年沒有接到新造龍舟的訂單, 但仍製造一艘僅四呎長的模型龍舟,做為到廈門講授龍舟製造技術的教材,製作技巧和大龍舟一樣,每一處部件都不能馬虎,「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。」這種認真、實在、執著且勇於創新的精神,正是他成為首屈一指龍舟匠師的主因。
(點閱次數:244)